NEWS CENTER
添加时间:2024-06-17浏览次数:288次
近日,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暨天津市人民医院扩建三期工程(D座住院楼)落成仪式成功举办。
该住院楼投入使用后将进一步扩大医院整体规模,改善医疗环境,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升紧急医学救援能力,有力推进天津市优质医疗资源提质扩容。
打造绿色节能、智能高效的医疗大楼
天津市人民医院扩建三期工程(D座住院楼)作为国家“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项目及天津市2024年二十项民心工程中的健康守护工程,是集紧急救治、疫情防控为一体的综合医疗大楼,并承担着“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的重要职责。
其建筑面积约5.43万平方米,地上16层,地下3层,建设床位数600张,设有重症病房、标准病房、康复病房、影像中心、地下人防掩蔽设施、地下人防中心、紧急救援物资转运中心等,旨在全力打造集疫情防控、紧急救治、疾病诊疗为一体的绿色节能、智能高效的医疗大楼。
构建安全健康高效医疗环境,彰显人文关怀
住院楼建设理念关注医患身心感受、追求安全高效的就医流程,将具有“人文关怀”的设计理念落实到工程建设中,构建安全健康高效的医疗环境。
首层设置出入院办理区及医技科室,为患者提供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2、3层规划为ICU病房,满足重症患者的救治需求。4至16层则是普通病房区域,提供270间病房,共计600张床位,有效提升了医院的收治能力。
人民医院将以D座住院楼的启用为新起点,充分发挥市级大型公立医院引领作用,进一步强化医院管理,加强学科建设,持续提升医技水平和服务质量,努力把医院建成设备齐全、技术精湛、服务优良、人民满意的一流医院,为全市人民提供更加安全、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为实现健康天津、健康中国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未来发展,进一步提升紧急医学救援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天津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高明介绍,人民医院同时承担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和国际应急医疗队三合一救援职责,可实现批量伤员集中收治、现场应急专业检伤救治、伤员陆海空立体化安全转运救治、紧急医学救援全链条指挥及互联互通等多项功能,救治范围涵盖天津全域、周边华北地区,配备特种车辆12辆及完备的仓储配送体系,可实现定点远程投送。 基地配备完善的紧急医学救援相关专业,包括创伤骨科、脊柱外科、关节外科、神经外科、ICU、血液科等,每个科室均设有紧急医学救援备用床位,ICU床位可达100张,可以更快更好地收治危重伤员。血液科作为专业科室,通过专业的医疗团队和先进的医疗设备,为突发中毒及核辐射等紧急情况提供及时、专业的医疗服务。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王栩冬表示,人民医院一直致力于提升紧急医学救援能力,新楼投入运行将进一步提升天津市在批量伤员救治及灾难医学救援的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希望医院充分发挥硬件优势,以高新技术为引领,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再上台阶、再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