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CENTER
添加时间:2024-10-08浏览次数:283次
国内首家临床研究医院——中国科学院临床研究医院,顺利实现全面封顶,为下阶段加速施工打下基础!项目于2023年7月开工,计划2026年1月投入使用。
建成后将推动安徽乃至全国的临床医学研究迈上新台阶,进一步提升公共医疗服务和保障能力。
项目概况
作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健康领域的重大创新平台,中国科学院临床研究医院建设项目位于合肥市政务区天鹅湖路1号,省立医院南区东侧。占地2.7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12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含5层科研综合楼,19层临床中心,10层成果转换平台。 项目完工后将建成国内首家临床研究医院,依托中国科大理工结合的学科优势和“所系结合”的办学优势、附属第一医院辐射全省的规模优势和技术全面的临床优势,构建新型“医—教—研—产”融合的创新基地。 为中科大以推进“理工医交叉融合,医教研协同创新,生命科学与医学一体化发展”的“科大新医学”创新实践提供重要的研究平台,对完善生命医学,进一步促进区域医疗优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广告
智能建造试点工程项目 全过程采用BIM技术
中国科学院临床研究医院建设项目成功入选2023年度安徽省“智能建造”试点工程项目。 项目以绿色、智能、生态为设计理念,全过程采用BIM技术进行施工管理优化。项目应用施工现场太阳能空气能利用、施工扬尘控制、基于互联网的项目多方协同和动态管理等新技术,还将运用测量放线机器人和磨光打磨机器人等智能建造新手段,进一步提高项目建设智能化和精细化水平。
中国科学院临床研究医院项目存在多项不规则的复杂超限结构,施工难度、精度要求非常高。医技楼屋面钢结构采光顶最大跨度钢梁达30米,采用滑移方式分片施工,施工精确度要求高。成果转化平台15层以上含大跨度钢结构桁架,单榀桁架最大重量达42吨,跨度达29.97米,焊接施工精度要求极高。 项目临床中心设计有钢结构3000 多吨,其中钢桁架位于临床中心15层及屋面,最大跨度近30米,最大桁架总重42吨;钢结构采光顶位于医技楼屋面,最大跨度钢箱梁为28.7米,施工难度极大,加之项目地理位置特殊,施工场地狭小,甲方要求工期紧等原因,给项目管理带来极大的困难。 自开工以来,项目要秉持“动作要快、标准要高、要求要严、主动作为、加强沟通”的工作理念,科学统筹、整合资源,制定严格的内控管理措施,采取科学高效的轮流作业模式,连续抢工大干,期间创造了14小时完成混凝土浇筑2600余方,96小时完成300吨钢筋绑扎的建设速度,全力跑出施工生产“加速度”!
建设临床试验医院是我国的迫切需要,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首家、世界第二家临床研究型试验医院。 建设这个医院的主要目标是,建设生命科学和医学基础研究基地、建设创新型医药产品研发试验基地、建立高水平医学人才教育基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医疗城,构建产学研防深度融合的新型医院。